山东001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94|回复: 0

骑行320国道19-安江与中方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10-30 19:02:14 | |阅读模式
作者:史客郎骑行
早晨在食堂吃过面条就上路了,一出森林公园大门,进入速降模式,不过怀化交警在很多地方立了警示牌,要求驾驶员在哪里必须保持一档行驶。今天从K1524开始,一边是惊险的山路,一边雪峰山在晨雾中展示壮美的景色。我专心下坡,偶尔瞥一眼风景,紧张中不敢陶醉了自己。


骑行320国道19-安江与中方-1.jpg




骑行320国道19-安江与中方-2.jpg




骑行320国道19-安江与中方-3.jpg



不知道过了多少个U字形的弯道,进到一个盆地,在一段缓下坡路段骑了一阵子,再翻过一个山坡,到安江镇,确实是一个县城的规模,找到那个自行车俱乐部(其实就是个自行车行),请他们检查我的车,发现飞轮里面的那个挡泥板松动了,把这个损坏的塑胶片拿掉,至少踏板不会跟转,而变速系统的问题依然无法解决,这是本次骑行我最后一次尝试修理或者改善我的变速系统。市场上的旅行车卖得不多,相应的配件很少有存货,师傅们修理的经验也很少,以后骑行前的准备工作要注意了。
这个俱乐部组织当地爱好者的夜骑,在周围的一些山路上夜骑大概30公里左右,据说参加的人很多,所以每天晚上都有一队骑手。从这儿开始往西,自行车爱好者明显增多,路上经常能看到成群结队的骑行者,应该和这儿山路多有关,那是很好的挑战,比在平路上骑行有趣得多。
俱乐部老板建议我在安江吃好午饭再前往中方,他说中方吃的东西比安江差多了,我看了下里程,赶到中方午饭确实有点晚,就接受了他的建议。询问前去中方、怀化、芷江的路况,他说你都从雪峰山那儿过来了,前面就没什么高山了,放心骑吧,特别是中方到怀化那一段,绝对是高等级的公路。
过安江大桥,找了家路边店解决午饭,对面是一家国有的锰业公司,似乎不很景气。


骑行320国道19-安江与中方-4.jpg

安江桥下沅水




骑行320国道19-安江与中方-5.jpg

G60





中方县的前身是县级怀化市,建置变迁较为频繁,抗战时期的1943年1月,怀化建县,其境域由芷江、辰溪、黔阳三县划拨,县治设庐阳。1949年11月成立怀化县人民政府,县治迁榆树湾飞山庙。1997年11月,撤销怀化地区和县级怀化市,设地级怀化市,原县级怀化市分设为鹤城区和中方县。1998年2月,中方正式建县,是最年轻的县。
进入湘西,路边经常能看到一种石碑,似乎这种碑可以为某人抵挡灾难,上下左右应该是此人活动的范围,也就是此碑的作用范围,这块碑看来是防御性的。还看到一块碑上有李广的名字,画着射箭的图案,似乎是进攻性的,我不确定这些碑到底是做给活人的还是死人的,我比较倾向于后者。


骑行320国道19-安江与中方-6.jpg



快进入中方县城之前,320国道和209国道合并到一起,就只有209国道的里程碑了。209国道的起点为呼和浩特,终点是广西的北海,全程3435公里,从此地去北海差不多1000公里。


骑行320国道19-安江与中方-7.jpg





荆坪古村位于中方县中方镇舞水河西岸,距怀化市区15公里,交通便利。据有关史料记载和文物部门考证,该村战国时是牂牁古国之都且兰古城,汉代为无阳县址,唐宋为溆州城址。1987年考古学家吕遵锷对荆坪新元遗址进行考证,发现5万年前就有人在此生活,认定为旧石器遗址,填补了湖南省无旧石器记录的空白,并命名为“舞水文化”。
荆坪潘氏是北宋宰相潘仁美的后代,始祖是潘仁美之孙潘贞周,时为武略将军,袭父爵光禄大夫。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谪守溆州,在溆州郊区开辟荆坪,建造村庄,树立宗祠,经千百年繁衍,成了湘黔边境一大望族。神宗年间是王安石变法的年代,此时被贬,一般是反对新法的老成之辈,像苏轼、欧阳修和司马光等文坛政坛领袖,潘贞周估计是这一派的。
从209国道向西跨过舞阳河,从一条小路来到古村的门口,在门口一个小摊买了二瓶水坐下休息,和摊主大妈攀谈起来。她告诉我村中也有其他几个姓,但90%以上还是姓潘的,问我是否从怀化来寻亲的,我说要远一点,是无锡的潘。
按照上海图书馆保存的为数不多的基本家谱,江南潘氏源头也是潘美,其六世孙移居到常州无锡一带,经千百年繁衍,流播到整个江浙。我们无锡坊前大河头潘家的家谱在文革中烧掉了,无法溯源,我问过几个还在老家的堂兄,他们也不知道,只知道我们这一辈是良字辈。
和大妈攀了亲,说是同一个老祖宗,她很欢喜,犹豫着是否把收下的水钱退给我,我赶紧阻止了她,然后进到潘氏宗祠看看。
潘氏祠的门不大,在荆坪形胜的门楣下一幅隶书的门联:“乾坤北合花开鸟语人丁旺,日月东升水绕山环气势雄”,人丁兴旺一定是古代中国人对于家族的最大期盼。在精美的麒麟浮雕边上是二个金色的石麒麟,一看就是最近的产品,石麒麟上方残存着二条毛主席语录,那种呆板的新宋字体曾经涂遍了神州大地,我一个堂兄就写一笔好字,在改革开放之初脱贫进入小康。


骑行320国道19-安江与中方-8.jpg




骑行320国道19-安江与中方-9.jpg

祠堂是二进,看似要重新整修。




骑行320国道19-安江与中方-10.jpg



在祖籍序上大致看明白荆坪潘氏最初的几代,潘惟道从江西迁往山东。据说潘惟道是周世宗柴荣后代,得到宋太祖心腹大将潘美的保护,改姓潘。潘贞周是潘惟道的后代,可能是柴氏后人,和小旋风柴进是一家。潘贞周在神宗熙宁年间谪居荆坪,有二支后人,一支潘世昌,一支潘友明。

潘友明的耳孙叫潘晚,其后潘金花,其后潘恭亮、潘明亮,分别迁居到湖南贵州等地。潘世昌的后代有一些移居到新晃。其中提到的兰田、凤城、远口、高釀,应该是怀化一带的地名。移居湖南贵州的一些潘氏后人应该还流播到了四川,所以四川的潘氏最近组团来认宗归祖。
宗祠内有四尊塑像,分别是潘季孙、潘安、潘乐和潘美。

潘季孙据说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第四子(季子),春秋时因功封荥阳侯,食采邑于潘,死后葬在金顶(鼎)山,因此潘氏又称荥阳第。这个说法的时间有问题,毕公高是西周初年的人物,他儿子不可能春秋时才分封到荥阳,但潘氏起源于荥阳可能有谱的,上次我骑行318国道,在安庆西北转潜山时路过一个潘氏祠堂,祠堂上写的就是“荥阳世泽”。


骑行320国道19-安江与中方-11.jpg



潘安(潘岳)是河南巩县人,现在是中牟县大潘庄,当年属荥阳。王勃文中说的“请洒潘江,各倾陆海”,潘安是与陆机齐名的才子,但后世只记住了他掷果盈车的美貌。



骑行320国道19-安江与中方-12.jpg

塑像怎能表现出千古美男子呢?




潘乐是什么来历不清楚。
潘美就是《杨家将》里提到的大奸臣潘仁美,事实上潘美是赵匡胤的心腹大将,宋朝的开国功臣。陈桥兵变后回开封向朝廷宣布赵匡胤登基的消息,就是潘美。潘美一直以主将身份东征西战,为大宋打下半壁江山,即便在杯酒释兵权后依然掌兵权。杨继业是北汉降将,长年在边关守备,与潘美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这二个家庭没什么交集。在祠堂里有很多楹联记载了潘氏的功绩,其中有一些是与潘美公有关的,比如:“四朝元老太傅运筹帷幄中”、“官加太保民安国泰万年传”等等。


骑行320国道19-安江与中方-13.jpg



荆坪最近一位有名的人物是潘仕权,据说是乾隆的启蒙老师,当年康熙的九子夺嫡,康熙觉得自己的这些儿子都不错,都可以承继大位,犹豫下向方苞征求意见,方苞只说了一句:“看孙辈。”如果儿子辈都很优秀,又有一个优秀的孙辈,可以保大清三代繁荣。康熙在考察了所有的孙辈后发现只有雍正的儿子弘历小小年纪就堪当大任,于是传位给雍正。

如果潘仕权确实是乾隆的启蒙老师,那就不仅仅是读书人心目中最崇高的帝师,而且是决定大清康雍乾盛世的关键人物了。事实上清朝那些教导皇子读书的老师是最作孽的,学生坐着,老师得站着,稍有不对还得跪着,一句话,比奴隶好不了多少,这种教育方法下教导出来的皇帝,如乾隆、嘉庆、道光之流只能把大清带上一条不归路。

据说潘仕权本人懂音律、会占卜、掌礼乐,著述颇丰,《四库全书》存有他的书目。退隐后潘仕权回到故乡荆坪,他整理族谱,修葺祠堂,倡建义塾,翻新古井,敦化民风。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山东001在线 ( ICP11027147 )

GMT+8, 2025-10-27 03:16 , Processed in 0.043474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