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001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59|回复: 0

骑行石大沟---杨海明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8-4-23 17:12:01 | |阅读模式
骑行石大沟---杨海明-1.jpg

特别提示:图片为作者原创,请勿转载!!!
骑行石大沟---杨海明-2.jpg

骑行石大沟---杨海明-3.jpg

近年来,经常听人谈及到东姚镇石大沟村,然而问他们对石大沟的印象如何?并没有什么满意的回答,要么说就一个小山村,要么说就是点旧房子。真的是这样吗?如果真是那样,那为什么这个地方知名度越来越高呢?

我记得过去几年前在电视上也曾播出林州东姚镇石大沟的事情,女支书带领乡亲,开山修路及科学致富的事迹,当时看后我很受感动。后来又经常听人说去石大沟游玩,爱好骑行的我,也曾心里蠢蠢欲动,但终未成行。有一次骑行万泉湖,曾路过南窑村后,发现有个路口有石大沟的路标,当时我就想,迟早我会走一次这条路,这个心愿终于在2018年3月11日实现了。
骑行石大沟---杨海明-4.jpg

头天晚上在网上骑行群中,我约了两位骑友决定骑行石大沟。早七点从县城出发,顺大路,直奔东姚镇,过南窑村后,左侧有一岔道,就是通往石大沟的道路了。为了搞清楚石大沟的路程远近,我还向路旁田野里正在喷洒农药的农民打听了石大沟,他告诉我,顺路往前去,还有十多里路,上山顶,穿过山洞就到了。后来又说今年雨水不足,你看有的油菜苗都旱死了,还有虫口,恐怕你去石大沟也没有什么景色。

既然跑了这么远来了,无论怎样我们还是要去的。我道了谢,便和骑友继续上路。

过岔道口不远处有一个小村庄叫对臼村,几十户人家,我们从村前小路悄然经过,然后折转上了对面的南山头,回顾村庄,感觉山村静然安详,看看周围群山、山沟、田野,虽然尚未春意盎然,但树木、干草及梯田上正在返青的小麦,也可以说自然和畅,赏心悦目!

骑行在山顶的小路上,不紧不慢的赶路,观察着山野、荒草、树木。路旁的一棵大树,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未辨认出这是一棵什么品种的树木,他生长的环境却引起了我的注意,很明显,这棵树是从石缝儿长出来的,而且随着树木的长大,它居然把整个石块撑得四分五裂,最边上一块已被人撬去,移作它用,那剩余的三块儿石头还留在那里,看看树根与石头的交汇缠绕,可以想象出,这棵树长大过程中经历了几多艰辛,几多苦难,在没有泥土,缺少水分的环境生长,它终归挺过来长大了,这棵树顽强的生存能力对我来说很是震撼的,万物都是有共性的,就像这树的生存能力,人也是需要的,我对它顿生敬佩之情。

平地有平地的风光,山地有山地的风景,的确,也正像农人所说,今年雨水是少了点,山间梯田里的禾苗并不太好,青一片黄一片,但农民并没放弃,而是继续为其除草施肥,为了希望中的收获辛勤劳作。谁能说这劳作过程不是一道风景?在我看来,这是人生的缩影,这是人生的态度,这也是人生旅程的风景。

翻过几道山梁,走过几道山坡,在一个山坳处,我看到了这样一种景象,太超乎想象了,这里的景色着实让我有点儿喜出望外,田野周边还是一片菜芜,而这里的油菜与山下的油菜大不相同,虽然也被干旱所困扰,她居然有超常的表现,不但茁壮地生长,而且花稠叶茂,高高身材之上黄艳艳的油菜花,绿油油的油菜叶,长满一地。她独特地妆扮着,这块被寒冷与干旱肆意蹂躏过的大山,看起来很是突显。

在这个山坳好像是另外一个世界,路旁的桃树枝上也出现了含苞待放的蓓蕾,那种颜色,那种状态像一群自由自在排着队奔跑着的少女。没想到大山竟如此神秘,我不知道今天我们的行程中还会遇到什么意想不到的惊喜。

在不经意间,我们面前出现了一个山洞,洞口上面写着:愚公洞。估计这就是农人所说的山洞了。我往里看了看,山洞很深,里边黑嘘嘘的,边打开了电灯骑行过去,山洞地面和墙壁都是水泥加固过的,里边很是空荡,越往里走越黑,越往里走越冷。走过洞子之后,看到前面有个小型广场。回过头看见这边洞口同样是用石头圈垒起来了的,上面写着: 愚公洞。在洞子的左右腿上分别写着“千难万险无阻挡,高举红旗永向前”。这时我也记起来,刚才进洞口时在那边隧道口也有这样一副对联:“八年鏖战阎王岭,胜利凿通愚公洞。”我回头望着愚公洞,再三打量着它,心想在上世纪那个特殊年代造出了不少人间奇迹,这愚公洞定然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追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目标,每一个时代都会有它的英雄。看着对联儿,品味一下这种口气,我似平感受到了他们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意志,感受到他们打通隧道后的骄傲与自豪。

通过洞口的碑记,我对石大沟凿这个洞时的村庄情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57户人家,三百五十口人,从1969年2月26日至1977年2月25日,118名男女青年经过八年的轮流奋战,终于凿通了这个4米高,4米宽,570米长的愚公洞。这种事迹也太感人了,在那么落后的条件下,创造出这样的奇迹,你不觉得震撼吗?

站在洞口小广场往下看,一条路通往沟底,但根本看不到村庄。我们又往下走了二里陡坡路,我们看到了这个村庄,这是一个分布在一沟两岸的村庄,大多数房屋建在沟西岸,沟东岸也散落着一片房子,房子周围都是农田,麦苗已经返青,映衬着村庄的房屋,真还有点桃花源记中描述的味道,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沟西则是村庄大部分房屋所在地,背靠大山,依山而居,排列有序,多是石墙黑瓦,也有个别红砖墙黑瓦房的。这里的瓦房顶是与周围村庄的平顶房是有区别的,瓦房顶则是更多地给人一种在江南多雨地区的感觉。

街道多是石板铺就,拾级而上,也有近年来用水泥筑就的车道。虽然现在村庄人数不多,道路还是畅通的。

村中也有小饭店,因现在季节尚早,踏春的季节还不到,外来人员尚未进入,饭店也还未开张。已经十一点多了,看来我们中午饭还得另想办法。走进农家,想请人给做口饭吃,连找几户人家都被拒绝了,我们都有点失望了,寻第四户人家却顺利答应了,家中就一妇人,她家男人下地干活去了,还未回来。

我们主动涮锅,洗碗,切菜烧火,到也很顺利,当我们在面条即将下锅之时,男主人肩扛镢锄,手里拿着一大把蒜苗走进了院子,男人朝我们笑笑,没有言语,放下东西,紧接着走向锅台,坐在凳子上烧起火来。女主人干紧把蒜苗接过来,摘、洗、切一系列连贯动作进行起来。

几分钟之后,面条盛在碗里,客主同时吃饭。吃饭期间,我们开始谈起了农家饭,谈起了农民的生活情况,没想到这一下子把男主人的话匣子打开了,刚才还显得木讷不语的一个人,瞬间话题多了起来,他自报了姓名叫吴土生;谈到了石大沟,谈到了凿山洞经过;谈到了当时他是凿洞重要组织人物之一;谈到了当年八对年轻人不凿通山洞不结婚的故事,他与其妻也列其中;他谈到了凿洞期间一些惊险的故事;谈到了凿通山洞之后,政府组织他们集体结婚,并拍了纪录片;谈到了他当村长,当会计,学医术的一些事情。没想到这么不起眼的人物,居然有这么多故事。

饭后,我走在石大沟的村庄小道上,看着用大大小小的石头垒起整齐的墙壁,听着空中的鸟呜,看着门口前卧着的黄狗,我似平想起了为什么人们要到石大沟来了的原因。

原来石大沟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我通过骑石大沟,发现山顶路旁的那棵石缝中生长的树决非寻常,山坳中油菜花早开也非偶然,山桃花的蓓蕾早现更是让人智慧大开。还有吴土生不为外人所知的许多事情,这么小的村庄八年奋战居然能打通这么长的山洞,原来这石大沟是包藏万象,启迪思维的地方。
骑行石大沟---杨海明-5.jpg

在回程的路上,我悟出了这样的道理: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只有敢想,一切皆由可能!
骑行石大沟---杨海明-6.jpg

【作者简介】:杨海明,林州市七中教师。爱好骑行、游泳,喜爱文学,偶尔写些杂文,随笔,诗歌。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山东001在线 ( ICP11027147 )

GMT+8, 2024-4-25 17:00 , Processed in 0.062083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